先來一句話破題
這是一部非常值得收藏的系列作
。
我個人真是太推崇了
從蝙蝠俠:開戰時刻
蝙蝠俠:黑暗騎士
到最後這蝙蝠俠:黑暗騎士 黎明崛起
從頭到尾,貫徹始終,描述手法如一
闡述一個城市英雄背後的悲情故事、扭曲性格。
跳脫出既有的漫畫英雄人物的電影手法
。
英雄不再為了無知的正義而奮戰
壞角不再為了莫名的罪惡而使壞
。
克里斯汀·貝爾飾演的蝙蝠俠感覺不慍不火
但不是說他演技不佳 而是相當的好
在扮演著雙重面目的英雄角色 會顯得格外辛苦
但無論是戴著花花公子的面具 被稱為無腦富二代的 布魯斯 韋恩
或是
隱身在黑暗之中神秘靜謚的蝙蝠俠
都詮釋得相當好
。
雖然有人會說克里斯汀·貝爾在第二集完全被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搶走風采
但我覺得是完全是角色設定的因素造成。
但不由得說,希斯萊傑演繹出另一個風格的小丑(看起來像是精神病患,想法卻其實頗有道理)
至於說這一集的亮點
我想大家都會想到這個角色吧!
Catwoman
相比前幾代的貓女
安海瑟威 較無展現貓女的性感冶豔
反而多了許多足智多謀、平易近人的一面(當然身材還是好得沒話說)
。
而在TDKR中,卻沒有好好說明Catwoman這個綽號的由來
若不是貓女已經算是蝙蝠俠系列中相當經典的人物
否則應該沒有人知道為何這個角色代表是"貓"
據維基所示,當初這個角色的作者認為貓「是蝙蝠的敵人」
而不是像荷莉貝瑞版本,是貓的轉世或附身什麼之類的情形。
。
湯姆 哈迪飾演班恩
先說一下,我完全無法將電影中的班恩 聯想成全面啟動及特務愛很大的帥氣型男
。
就我童年的印象,班恩是個擁有摔角手體魄而智慧過人的肌肉男
在此TDKR就有依照原著設定
能在這集中把BATMAN搞的家破人亡、傾家蕩產甚至殘廢
可見得其角色的謀略不下小丑
(不過,最後的梗,到是有點徹底打壞我對班恩的印象,感覺所有計畫都是幕後魔王搞出來的。)
其實,這三集中我最喜愛的角色是阿福,由米高肯恩飾演。
在片中扮演韋恩家族的忠心管家
不時以詼諧幽默的對話 來化解影片的沉重感
適當地調劑一下
。
有時候感性的發言
更是直接刺激到坐在螢幕前面的我
TDKR中 阿福在墓碑前才一開口
我的眼淚就默默地流下來(我的哭點蠻低的)
。
話到這,TDKR整部片,我對於結局最有意見
可以的話 應該是阿福在佛羅倫斯時,不經意看見前方人群夾縫中的貓女
隨著人潮的散開 那個人的身影慢慢出現
這時鏡頭再回到阿福的臉 慢慢露出微笑
然後結束
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埋伏筆 也認為導演在是為了讓觀眾在三部曲有完結的感覺
但我覺得這樣才有呼應 前面阿福的那一席話
"即使不用上前打招呼 也都心滿意足了"
。
其實還有一兩個人物,我很想介紹。
但基於不要破梗及報雷的原則下
就到此為止了
。
颱風夜 晚了,版上的各位晚安囉。